MES系统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智能制造风起云涌,MES系统作为智能工厂的中枢神经系统,成为有志于推进智能制造的企业关注热点。而行业内成熟的MES系统又是凤毛麟角。风潮所趋,利益驱动,原来从事ERP的软件厂商纷纷改头换面粉饰包装,一夜之间将产品叫成MES了。
ERP加上一个车间报工模块,或者接上设备数据就是MES了?实则大谬!挂羊头卖狗肉,狗肉还是狗肉!
MES和ERP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产品,ERP管的是上层,包括人、财、物、业务订单、交货计划等,MES管的生产过程,涉及到车间机台的计划排程、设备实时生产数据、物料采购进度、时间和损耗等生产异常的应急处理、生产效率指标监控等。
ERP和MES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二者有扯不清的关系。那么印刷企业在产品选型时如何来鉴别MES的真伪?不听吆喝看效果,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企业效益而服务。笔者试图从几个方面来阐述MES系统与ERP的区别,和真正的MES系统应该解决的问题。
1. 计划排程
ERP系统的设计架构中因为没有深入涉及到生产车间的过程管理,无法获取实时生产数据,所以大部分实施了ERP的企业只能通过车间每天报工(生产日报表)来获取生产进程数据,然后根据当日各工序的完成量和新增订单,结合各订单的交货时间,通过人工计算生成次日的各机台生产计划,打印成“次日生产计划表”分发到车间。
鉴别真伪MES第一个要点是,生产计划是通过APS系统完成排程,还是通过人工表单作业来完成?
另外,MES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还要看能不能将计划排程工作简化。要知道,计划调度人员每天面对成千上万条数据,既要了解生产线上和新增订单每个产品下各工序的当日生产进程,又要考虑人员、机台负载、物料到货情况。他们不但要保证每个订单准时交货,而且要考虑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低化,所以,没有MES系统支撑的大型工厂,计划部门都配置了大量既懂工艺又懂管理的高手,加班加点是他们的常态。
MES系统是否有效,要看计划部人员有没有裁减,还要不要加班。这是鉴别点之二。
2. 实时进程数据
伪MES说,车间岗位上配一个终端,让员工随时录入生产数据,不就解决了实时数据采集的问题了吗?此话乍一听貌似有理,仔细分析问题很多。
首先是如何将产品下各部件任务分解到机台。大部分ERP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基于产品BOM来运行,从BOM中定义部件下各工序的物料和工艺,再结合机台额定效率来进行所谓MRP运算,然后从BOM中导出施工单、车间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这是传统ERP的标准机制。
而现实是,印刷企业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印刷企业按照ERP的BOM机制来运行就跳进了一个深坑,这也是ERP项目烂尾楼成堆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很多印刷企业乐此不疲,奉为圣典。
且不说建一个BOM要花多少时间,我们可以要求增加人手(尽管我们实施信息化的目的是减人提效)。可是大部分印刷厂没有固定的产品,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建起来的BOM不知何年何月会来第二次,就算客户要翻单了,订单要求稍有变化就得重新修改BOM。结果是BOM数据越来越多,多到服务器都跑不动了还在不断增加!做BOM的人手也越来越多了,但业务部门的反应却越来越迟钝了。
其次,如何保证一线员工录入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员工不及时录入怎么办?数据录错了怎么办?乙方说,这是甲方执行力的问题,和乙方无关!好吧。
真正的好MES应该是用人越来越少,交货准时率越来越高。
3. 应对变化
对于印刷企业来说,生产过程中交货时间、物料、工艺的变化是一个常态,而且印厂内部也会出现变化,譬如机台故障、人员缺位、插单、分批排产、物料采购不及时等。当变化出现时管理人员如何应变才是真正考验MES系统的时候了。
伪MES 的做法还是修改BOM,修改工单,重新下发任务。好,那生产车间就等着工艺部门慢慢处理吧。如果甲方人员没有按照系统规定进行及时操作导致而数据紊乱,那还是甲方执行力的问题,与乙方无关。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印刷企业尽管在岗位上配置了电脑或WIFI平板,但还是继续在用EXCEL做排程,还是要用很多纸质单据,还是要配很多人来做生产计划和统计报表。
4. 数据采集
生产过程数据是衡量一个企业精益水平的仪表盘,也是进行质量追溯的依据。过程数据主要包括EA(时间利用率)、EP(速动率)、GP(质量合格率)、计划完成率、交货准时率等。
移动应用设备监控与OEE各大看板
如果MES系统无法自动生成这些实时数据,还需要人工来统计,那无疑就是伪MES了。笔者还真的遇到过这样的企业,为了让企业获得这些数据,尽管已经实施了MES系统,还是配置了几十号统计人员,美其名曰是指导精益。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人在黑夜中掉了一根火柴,为了找到这根火柴,结果烧了一盒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