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ERP能否成现代企业的商鞅变法
一日,采访一用户,做为一名中型企业信息中心的主管,他在公司实施ERP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其他部门领导的反对、主要领导的动摇、很多人的冷语,给他带来巨大压力,甚至长期失眠。听着他的抱怨,感受到他的惋惜、痛心与无能为力。
ERP这个概念已经说了有些年了,它是协助企业规范管理人、财、物三大流的工具。一些有前瞻意识的企业领导人开始想着借助这一现代化的手段,来武装自己的企业,希望借助一次变法来实现企业的革故鼎新。
简单的说,推行ERP的阻力大多来自人员配合和领导支持。
记得以前采访过一家公司,新来的总经理,决定新买一套ERP软件,把自己公司原来研发的废掉。但是原来的那套根本就不能废止,否则生产就会瘫痪 。权利之争的后果,就是两套一起用。 结果,重复的工作太多,人员就要增加,也就加大了开支。ERP的作用是减员增效,结果后来成了增员降效。 管理队伍庞大,就有闲人推诿和扯皮……
这是一个领导者不支持的例子。ERP成了权利的牺牲品。
其他人员的不支持,主要体现在: 一些企业的人或者由于思想陈旧,或者是为了钻企业的空子,对于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就会横加阻挠。与公司里各个管理层相比,推行ERP的信息中心的人势单力薄,没有什么行政权力,一把手不是信息化的专家,过多人的参与,他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尽管一把手的初衷是好的,但用人不当,变法同样会夭折。
所以,道理很简单。既然是变法,就会有受益的人,也会有利益受损的人。而要平衡这些,一把手的推行力度是关键。
或许现代企业在推行ERP的过程中,势如破竹的少,一波三折的多。犹如,古今中外的变法。
自古以来,变法有之,但能够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的,却也屈指可数。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有个商鞅变法,1898年有个戊戌变法,两者国力原先都较弱,可为什么商鞅变法能成功,使秦国由弱变强,戊戌变法却未能成功,致使清朝更加衰弱。两者对比有些地方相似,戊戌变法似乎更胜一筹。但为什么措施更胜一筹的却失败了呢?
从变法的人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商鞅变法时,通过“南门立木”,使得人民相信这次变法,在意识上有所认同;而戊戌变法时,却没有任何举动,虽然六君子为变法流血,想唤起民族觉醒,但是却毫无效果。商鞅变法时,秦孝公明辨是非,听了商鞅说的话后,自知有理,不顾群臣的反对,决定全力支持商鞅变法;但戊戌变法时,清朝实际统治者慈禧却自私、顽固、无知却又擅权专制,致使戊戌变法失败。商鞅变法时,主持变法的商鞅是秦国的一个大官员,而且深受皇帝厚爱。当时,秦国因秦孝公的正确领导,大部分官员都是忠君的好官,可以压制小部分官员的腐败。戊戌变法时,主持变法的只是一介草民,没有什么权力,而且清朝政府,都是慈禧顽固派的人,皇帝也无权,只不过是个傀儡。
由此看出,两次变法,人们的变法意识、实际统治者决策的出发点、两次变法中提倡变法人的地位、实力都不尽相同,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变法的结果。
当然一件历史事件的成败是很多因素决定的,但是单从上述两个细微角度的对比,或许已经让那些正在准备上ERP系统或者已经在用ERP的企业的老总们,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结论。
鉴古而知今。变法,是个伤筋动骨的工程,不能盲目,否则可能会葬送掉原来的稳定,甚至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但是,既然立志决定变法,就应该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排除压力坚持到底的勇气。
一打抱怨,引来一声叹息,ERP,能否成为现代企业的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