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零代码搭建

功能不满足多数企业需求 ERP面临中国式尴尬

网友投稿  ·  2023-05-22 12:05  ·  所有内容  ·  阅读 353


ERP系统在中国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尴尬。更尴尬的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尴尬! 在中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尴尬。三分之一的成功率也好,90%的失败率也罢,总之,在中国实施ERP系统,成功率似乎比通过扔硬币来猜正反面的几率还要小。 更加尴尬的是,我们甚至不知道ERP系统在中国为什么会如此尴尬! 专业咨询公司曾经言必称“一把手工程”,似乎企业对ERP系统的重视程度不足,是ERP

功能不满足多数企业需求 ERP面临中国式尴尬

功能不满足多数企业需求 ERP面临中国式尴尬

ERP系统在中国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尴尬。更尴尬的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尴尬!

在中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尴尬。三分之一的成功率也好,90%的失败率也罢,总之,在中国实施ERP系统,成功率似乎比通过扔硬币来猜正反面的几率还要小。

更加尴尬的是,我们甚至不知道ERP系统在中国为什么会如此尴尬!

专业咨询公司曾经言必称“一把手工程”,似乎企业对ERP系统的重视程度不足,是ERP项目实施面临的最大困难。而事实是,企业一旦下决心采用ERP系统,就必须在软件、硬件、服务等方面投入动辄数百万元的资金。没有一位企业老总会对这样一次巨大的投资掉以轻心。通常,企业会安排一位副总级的人物挂帅,然后从各相关部门抽调对业务最熟悉的核心员工加入实施小组。而有的企业,甚至把ERP系统实施成功与否,写入到了管理层收购(MBO)计划内。这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吗?

接着,“组织结构”又成了替罪羊。但这基本上属于笑话。企业的组织结构所要适应的,首先是市场和竞争的需要。假如企业“组织结构”真的成了ERP系统的实施障碍,企业有必要为此而废掉正常运转的组织结构吗?假如真是如此的话,正应了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削足适履”,就大有思维僵化之嫌了。

然后,问题就归咎到了“企业文化”头上。问题讨论到了这个层级,基本上属于无解。听到这个说法,估计作为用户的企业也一样想不通:既然我们的文化不适合ERP系统,为什么一开始没有人郑重地提醒我们,直到合同签了,款也付了,企业文化的问题才开始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现在问题分析报告里……

抛开以上种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的中国,ERP系统所遭遇的困境,并不是由于个体因素造成的。ERP系统遇到的实施困境,在中国是普遍现象。而其根本原因,就是ERP系统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中国企业现阶段的需求了。

这一点,我们通过分析ERP系统的发展沿革,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简言之,ERP系统是一个被延伸了的概念。其前身是MRP II(企业制造资源计划)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计划系统。MRP II系统成形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精髓在于以外部需求驱动企业内部生产计划,及由此产生的对供应商的物料敏捷需求,以达到降低库存、节约成本、加快市场反应速度的目的。在MRP II系统逐渐成熟之后,又向外扩展到了库存、采购和分销计划;向内支撑了会计、财务和商业智能;甚至结合了人事管理等功能,逐步发展成为今天这样比较完善的ERP系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虽然几十年来,ERP系统的功能在不断增加,但其核心思想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到了今天,从企业内部运营看,ERP系统的思想并没有错,但是外部世界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经过了全球化的洗礼,现在的中国企业,相互的合作程度较之几十年前有了质的飞跃。诸如OEM(代工/贴牌生产)、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模式,或者直销这样的运作模式,在20年前尚是非主流,在今天则已经司空见惯。而ERP系统的设计思路,却仍然以企业内部事件为核心,对于业务合作伙伴的协同则一般只能提供数据接口,无法涉及业务操作,更谈不上业务的整合。

另一方面,市场对于企业反应速度的要求,也比20年前苛刻多了。企业需要真正的实时信息、即时反应。但目前所有ERP系统的技术框架,依然只能够支持以天为单位的计划,对于任何突发的变化,很难对系统进行调整。已经实施ERP系统的企业都知道,每天晚上需要在关闭所有其他进程的情况下运行ERP系统,运行的时间一般在4个小时左右,才得以生成第二天的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这一点,在20年前基本是适用的,但是在今天却已远远不能够满足需要。

以上两点现象,在当前的中国企业中特别突出。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中国企业甚至不仅指国有或私营企业,同时也包括许多外资制造型企业。

这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从家具、服装、芯片到液晶显示屏等等,中国都拥有强大的制造加工能力。但是,真正具有高增值的那一段价值链,其实并不在中国企业手中。多数中国企业所拼命生产的,都是其他同行企业极易模仿复制的产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不得不向上游的客户妥协,不得不无条件、随时随地去满足用户需求,不然,他们就将面临会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的潜在威胁。

这正应了“计划不如变化快”的调侃。而调侃的背后,是原本由ERP系统产生的每日计划,现在随时面临着被人工修改的问题,修改的内容包括生产数量的增减、紧急订单的优先级提升等等。伯灵顿全球有限公司(BAX)的一家主营电子产品、年营业额达到数百亿元的客户,仅一个事业部每天的几百个工单中,加急、取消或者改变优先级的工单就达到了60%,对此,ERP系统已经力不从心。

当然,以上论述,并不表示ERP系统已经完全失去了价值。事实上,作为企业的管理系统,如果以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去考察,ERP系统依然能为企业带来比较准确的周报告、准确的月度报告和季度报告,以及更为精确的年报告。

只是由于自身设计上的先天理念原因,ERP系统已经不再能够在今天的商务环境中,百分百地同时满足“管理者”和“执行者”这双重身份的要求。特别是在执行层面上,需要引入更为先进的理念和实践,从而将理想中的业务模式转化为现实。对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咨询公司,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正视ERP系统的中国迷局,帮助企业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作者:朱力,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伯灵顿全球有限公司(BAX)中国区IT经理。曾先后供职于通用电气(中国)公司(GE)、普华永道咨询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Philips)。


中小企业ERP市场现状及渠道状态分析 << 上一篇
2023-05-22 12:05
外资压境 国产ERP豪赌中小企业“轮盘”
2023-05-22 12:05
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