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商业贿赂的七宗罪
近年来,在ERP项目招投标活动中频频暴露出来的商业贿赂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成为困扰企业提速信息化进程的一颗毒瘤。
根据莫菲定律:任何你觉得它可能会出错的事,它就真的会出错,这个定律用在招投标项目中真是再恰当不过。中国的招标制度刚出来的时候被称为“阳光下的采购”,但是现在阳光有了,阴影也有了,甚至经常是阴影盖过了阳光。
现在企业对于投标项目通常做法是:先研究一下标书的技术和商务条件,看是否做的来,如果可以就研究招标方的决策流程,尤其对于谁是最后的决策者,这是最关键的,一定要搞清楚,然后集中对其进行公关。当然,其中有很多手段和程序,这里面就不必要讨论了。
只要搞定了人,一切都好办了。价格可以商量着来,只要谈好分成。
还有更厉害的公司,他会帮助招标方写招标文件,把自己的技术、资质、商务等优势写进去,给对手设置壁垒,并帮助招标方邀请评标专家。然后再找几家关系单位,让他们帮自己陪标,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这样的项目其实在开始运作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还有谁能中标?所以业内有人说:如果招标文件不是你做的,就要慎重。是有一定道理的。
前段时间,冠远科技和重庆***在荣昌县财务管理项目中的恩怨,在现如今的招投标活动中并非个案,也实在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成者为王,在注重利益的商业时代,采用什么手段已经变得不重要了。虽然重庆***和荣昌县财政局都不愿意承认这件事,但我还是相信冠远没撒谎,因为他如果在公平的竞标中落选,实在是没有必要演这么一出,当然他也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吃了哑巴亏。而重庆***也的确显得不地道,没有一个大公司最基本的原则和诚信,这件事捅出去以后,估计以后重庆***在当地无论是用户还是友商都要避让三分了。
寻根溯源
造成招投标项目如此黑暗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1、利欲熏心
对利益的贪婪是造成投标腐败的根本原因。由于招投标项目往往数额巨大,所以操作的
空间也就很大,给个人带来的利益也很诱人。特别是对于软件项目,简直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操作,10万元能完成的项目,可以包装得很复杂,搞到50万元,几倍的利润很正常,负责招标的人胆子越大,自己拿到的利益就越丰厚,所以铤而走险,甚至是不冒什么风险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往往是招标人蠢蠢欲动,而投标人则循循善诱,双方因为共同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当然,这里面也有两个前提:一是招标人对投标人充分信任,这样才能彼此放心;二是投标人的产品是满足条件的,不至于下不来台。看起来是双赢,却严重侵害了第三方的利益,侵害了公平交易原则,甚至侵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造成了法、理、情的错位。
2、监管不力
在企业中,监管部门往往有名无实,或者不熟悉业务,所以无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管。这就导致了招标者可以为所欲为,以各种借口和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造成监管不力的原因首先在于意识,其次在于手段。很多单位根本就没有对招标工作形成规范的制度,有的根本就没有监察部,往往是招标责任人直接对一把手负责,而一把手不可能对整个招标活动进行细致的监控,通常只在大方向上把握一下。
还有的单位不知道怎么对招标活动进行监管,只是象征性的审查一下,其实事在人为,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坚决地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监管,即使不能够根本杜绝招标腐败,也能大大降低这种现象。
3、竞争激烈
当前的中国,同一行业的企业们往往是在一个红海里面胶着拼杀,竞争导致了模仿,而不是创新,这也导致了产品的雷同,要想在竞争中获胜,他们不得不经常展开惨烈的白刃格斗,并采用产品以外的手段,更有甚者是不择手段。
当道德和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企业选择的是后者。IT行业看起来是个高科技行业,但是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尤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价值链的最底层和竞争的第一线,往往管不了那么多,先拿下项目再说,大环境的恶化使企业无法洁身自好,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抢占市场,争夺客户,获取利润,求得发展,企业间竞争的不择手段已经被视为正常化、普遍化,对于腐败的麻木与认同,其实是最大的危机。
危害分析
商业贿赂的危害人所共知,也是人所共愤,却又让人无奈,曾有业内人士和专家总结了商业贿赂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带来的八大危害,实为深刻:
·从根本上背离了市场经济对公平竞争的要求,破坏了正常的交易秩序;
·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伪劣管理软件产品大开方便之门;
·商业贿赂特别是管理软件采购中的行为将对我国制造业、工业等企业体系造成破坏和冲击;
·直接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环境瓶颈;
·损害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有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甚至导致增长乏力,产业升级困难。
·不仅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内伤”,而且也引起国际舆论对我国商务环境的不利评论,进而影响我国国际形象。
产业经济的分析范式认为,产业竞争结构决定产业内企业的行为,解决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依靠单方面的防、堵、罚恐怕都难以见效,归根到底还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在立法、执法、监督、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构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让潜规则消失,显规则上升,构建和谐的竞争关系,实现市场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