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的ERP项目常常画虎类犬?
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的ERP项目常常画虎类犬?ERP在中国的兴起,开始于1996--1999年,首先是因为一些企业已经着手上马MRPII项目,MRPII,译过来是“制造资源计划”,相当于 MRP第二代,是IBM公司在研究装配型产品的生产与库存管理问题基础上创立的。再往前,是库存定货计划MRP,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也称为“基本MRP阶段”然后发展成为“闭环MRP阶段”,是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到了MRPII,则是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而ERP(企业资源计划),则是更加集成化体系,覆盖供需链信息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国内的企业应该是海尔集团等企业首先采用。但是,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大多只是听闻了ERP的名词,对于ERP的发生、发展、演变并不清楚,也不想弄清楚就匆匆上马,而且,误以为这只是战术方面的项目,最高管理者忽视了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导致“沟通语言的不通”,部属中的一些中层管理者很熟悉ERP,而CEO一级的人却不懂ERP,造成“信息流”的意外堵塞,沟通成本、沟通效率大为降低,沟通依然使用传统方式来运行,决策效率自然也下降很多。中层业已改进了,高层却是“换汤不换药”沿用传统决策方式,这种现象导致了很多中国企业的ERP项目实质上是退化到了MRP阶段,甚至倒退到“基本MRP阶段”。
当然,要想教育CEO这一层级的管理人员,让他们学会使用ERP来辅助决策,还是需要时间与过程的。当我们这一代70年代出生的人走上企业CEO或副总经理这一层级时,很多人都会明白ERP需要最高层管理者的必要技能之一。这至少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让中国的很多企业ERP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企业在第一次接触ERP时,都会误以为这仅仅是一套“财务信息系统”——因为往往企业会在第一期中实施财务方面的数据;后来又发现它是一套“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因为国内几个软件企业如***、***等也推出了自己的ERP系统,他们的系统应该说还是比较幼稚的。——国内几乎没有一家软件企业能够禁得住寂寞耐心地开发一个系统达到5年以上的,企业的经济实力、环境的恶性竞争(价格战)也迫使软件企业不得不“浮躁”地推出新品种,而不是真正脚踏实地地开发出一个实用的软件系统来。行业内的一些事实上的标准也已经限制了很多后来者。所以,国产ERP软件的一些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本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企业,而国外软件企业能够与跨国企业一起合作来完成这些庞大的软件工程,同时,类似IBM、SAP这些企业,他们本身就是跨国企业,他们的经验明显与***这些非跨国企业相比,无法同日而语。因此,***ERP、***ERP也只可能为国内企业所采购,跨国企业是不会愿意省这个钱的。
中国软件的国际化、申请专利、设立标准,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改变。
如果中国政府公务员的素质仍然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中国企业将会在黑暗中继续摸索很长一段路。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意识到3G带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