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不是企业的“壮阳药”
【 信息化】 有什么样的用户,就会有什么样的需求。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市场。马路小广告风靡一时,因为中国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性市场,服务提供者不方便招揽顾客,而顾客对自己的需求又羞于示人。于是所谓的老中医、悠久历史秘方也就大行其道。
信息化失败的责任不完全在厂商
国内类似“老中医”的软件企业的确不少,而在市场上苦苦寻觅,祈求获得这些“老中医”江湖秘方指点的企业也比比皆是。信息化建设屡屡失败,却还偏偏有人继续上当。是需求不对,还是“老中医”的江湖秘方确有疗效?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然要回到市场的起始点——需求。
企业信息化需求,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的问题永远抹煞不了个性的存在。同时个性化需求的背后,也永远面对着一个共性的死穴,就是把信息化建设的ERP,当成企业发展的一剂“壮阳药”,希冀企业迅速崛起,“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ERP实施的最大难点,在于对企业需求的诊断,这也是ERP失败的主要根源。信息化失败的责任不完全在厂商,多数时候问题出在用户方。当项目出现问题时,用户不能一味埋怨软件商“骗财劫色”,而应首先审视自己。
“有多大锅,就下多少米”?
《亮剑》中的李云龙,说过一句大实话,感触良深。“有多大锅,就下多少米”。这本是大老粗的一句混帐话,说的是打仗的信心与勇气。细思量,这话不错,但逻辑上却值得推敲。有多大锅,下多少米,这只是大多数用户的一厢情愿。搞工程上项目,本身是就是一个商业行为,你给人家多少米,人家才会给你多大锅。
在ERP项目的建设中,失败项目往往源于经济利益,由于项目成本问题导致项目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企业选择ERP,更多的是为竞争所迫,期望通过ERP的实施来降低企业成本,把上马ERP当成企业竞争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样的企业往往缺乏技术沉淀,或者没有品牌优势,唯一获取利润的方式就是靠压低工资、采用流水化作业,分解劳动的技术含量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在市场上依靠利润微薄的订单生存。
这也是中国当前大批中小企业的获利模式。在中国沿海地区,10年来民工工资增加不足一百元就是这种获利模式的真实写照。当这一获利模式发展到极限的时候,也就是这种企业面临产业困境的时候。
企业的简单扩大化生产在继续,但是获取的利润却依然微薄。这样的企业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然进一步向成本开刀。
除了原材料、劳动力之外,管理成本压缩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选择。压缩管理成本,必然从降低库存,加速资金的流动开始。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恰恰是减少库存的有力武器,这样企业将上马ERP作为其降低成本的首选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企业的这种靠降低成本来盈利的发展模式,是上世纪初甚至是前一个世纪产物,而其为降低成本所选择的管理方式,却是20世纪末的ERP。两者的结合必然,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也是造成中国信息化建设失败率高的最大原因之一。
大多数企业由于盈利能力差,在支付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上,自然就会和软件商、系统集成商、甚至是咨询公司在成本上镏铢必较,导致软件商、系统集成商和咨询公司见钱就上竞相杀价的市场行为。
从法律的角度讲,市场行为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结果。一方不真诚的交易,必然带来另一方不真诚的履行。然而,合同的履行是以标的成本为前提的。你给的钱少,别人给你的服务自然不到位,服务不到位,合同项目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家银行,一个信息化项目成本控制在3000万,但是对外宣称7000万,而同类项目往往是上亿元的项目。也许,银行的成本控制有其合理的一面,货比三家也好,还是砸碎项目建设的链条也罢,无论项目的建设结果如何,他成功地控制了成本。
但是,中国更多的企业,为了控制一个项目的成本,不惜把对方的利润压缩为零,甚至是负成本建设。施工方必然在项目的规划、企业的诊断、软件的选型、项目的施工、产品的上线、甚至是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偷工减料。
中国有句老话: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卖的之所以精明,是因为对产品本身的了解,和买方处在信息不对等的前提下,买与卖的结果必然是买方吃亏。在这里又回到了前面所说的,一个合同不真诚的意思表示,必然导致不完全的市场履行。
ERP建设本身是企业的一次变革,一次管理方式的变革。在企业变革的前题下仓促上马,甚至恶意杀低对方的盈利空间,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无疑把ERP当成一剂劣质的“壮阳药”,不但没有达到壮阳的效果,反而更加速了企业的衰败,漏脯充饥,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