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能量究竟该如何释放?
【专稿】一头牛从流水线的一端进入,那边就会生产出皮鞋、皮带、皮衣、牛肉火腿等;将这些产品从流水线的另一段输入,会不会走出一头牛呢?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理论上应当是可行的,关键是你需要掌握生命的合成技术及生命产生的条件和参数。
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详细的生产计划就相当于从流水线中走出来的这头牛,只要将大量完整的数据信息,以及管理人员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信息都系统地输入到ERP系统当中,就能够达到人和系统合二为一的至高境界,从而产生详细到可以直接实施的生产计划。
ERP不是“替罪羊”
当然,这是ERP应用的非常好的境界。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总是希望自动得到尽可能详细的作业计划,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基础管理工作。ERP在这方面遇到的所谓真正的技术瓶颈,这个瓶颈不在系统,而在企业本身,企业需要向系统输入大量的管理信息,包括把人脑的经验量化,来作为运行的基础,企业还要保证当条件、环境变化时,数据维护的及时和准确。就我们目前所见,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最终导致了企业在自认为最需要的详细作业计划方面反而最薄弱、最无所作为,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不去查找自身原因,经常把罪过推到ERP身上。
如想证明一下这个道理,去考察一下上了ERP的企业,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该企业无论ERP软件搞得如何如火如荼,似乎生产调度人员都漠不关心。车间里或者生产线上的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过程的调度和管理仍然是在用最原始的那种管理方式——大多数时候凭借经验,有时候是感觉在起作用,加上少量以EXCEL为工具的报表运算,进行自我感觉良好的工作。
ERP功能再强,管得再宽,似乎也管不到这里,他们因为怕麻烦或其它什么原因压根就没有去使用这个系统,更不用说应用ERP的报表和数据进行所谓的决策了。他们所做的,仍然是在拍脑袋,进行随意的生产组织和协调。结果,表面风风火火的ERP与企业的核心运转过程发生了断阶,从这个断阶发散开来,就衍生出了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成为企业向ERP发难的炮弹。
试想,企业生产调度尽管对企业最底层的生产资源——人员、设备、场地等比较熟悉,在进行生产安排时却不走ERP系统,而在进行体外循环,这就必然造成了所谓的ERP系统运行技术瓶颈,这个瓶颈对ERP本身来说的的确确是无辜的,由两个不同的系统得出的数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吻合,更不能以一套系统的数据去衡量另一系统的数据是否准确。只有将那些全面的基础数据输入后,ERP系统才能将控制的触觉伸向更深的层次。在工作中不去培育ERP系统运行的数据环境,而一味地指责系统出现错误,或系统功能存在问题,都是错误的。因此,详细的生产计划并不是ERP系统的瓶颈,而是ERP系统的运行数据出现了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