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零代码搭建

基于改进接受模型的ERP实施方案

网友投稿  ·  2023-05-28 02:05  ·  所有内容  ·  阅读 520


企业资源管理计划有早期的MRP和MRPⅡ系统演化而来,最初有美国Garter Group 公司提出,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具体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提高企业资源效能为系统思想,为企业提供业务集成运行中的的资源管理方案。现在的ERP系统被认为是一款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

基于改进接受模型的ERP实施方案

基于改进接受模型的ERP实施方案

企业资源管理计划有早期的MRP和MRPⅡ系统演化而来,最初有美国Garter Group 公司提出,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具体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提高企业资源效能为系统思想,为企业提供业务集成运行中的的资源管理方案。现在的ERP系统被认为是一款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与ERP系统实施后的诱人前景相比,企业实施ERP系统的高失败率更让管理人员和研究者头疼。资料显示,在国外将近90%的企业实施ERP系统时产生了延期或超出预算,已经实施的ERP项目中成功率低于33%;在国内普遍认为,按期、按预算成功实现系统集成的企业约占10%,没有实现集成或部分集成的约占30%-40%,而失败的高达5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寥寥无几。

为了应对ERP系统实施的高失败率,ERP软件供应商和一些学者提出了ERP系统实施方法,如:R/3模型,ASAP快速实施方法、金手指六步实施法,为ERP系统技术上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但与技术上的难关相比,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管理上的同题更为严重,导致ERP系统实施中依然困难重重,如基础数据不准确、员工对ERP系统持消极甚至抵制态度、部门间合作不力、很难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系统集成遥遥无期等。由于企业实施ERP系统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到技术、人员、团队、部门等方方面面;为此,人们采用了广泛使用的关键因素法,即:将ERP系统的实施过程看成一个“黑箱”,通过寻找外部变量〔如人员素质、一把手支持等)与ERP系统成功的关联度来解决间题。根据文献,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ERP项目团队的能力、企业部门间的合作、顾问的使用、清晰的目标设定和项目管理等,都可能成为ERP系统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国内学者通过案例和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主流的关键因素法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它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严格和可定义的变量。学者在研究ERP系统实施的过程中,关键因素的提取难以给出明确的度量标准,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数据来源依赖于感性推理。用关键因素方法所收据的数据中,多为管理人员对某些因素对ERP系统实施的影响程度的主观评估,难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3)可能产生的虚假关联统计学上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不表明相互之间一定存在着因果关系,这需要有成熟理论的证实。

(4)缺乏特定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得到证实的关键因素,研究者很难给予明确的解释。在某些因素条件不具备的企业,研究者也并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了针对早期信息系统实施后使用状况不佳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借鉴社会心理学中行为意向的概念进行建模。理性行为模型(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在很多领域都成功的解释和预测了人类的行为,被认为是一个通用的、可以为大多数人类行为建模的范例。Davis在1986年对理性行为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作为研究ERP系统实施的基础。学者们随后开始对模型进行改进,同时也探求影响模型外部变量以便于管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Elena Karahanna,Detmar W.straub在1997年利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社会存在、社会影响、可察觉的易获性和使用者的训练和支持的有效性作为影响模型的外部变量;Kwasi Amoako-Gyampah在2005年又重新提出遗留系统的使用、变革管理和使用者的融入情况作为外部变量,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Fethi Calisir和Fersh Calisir除了引入系统兼容性和使用者指南作为外部因素,还引入了学习性作为模型的内部变量,最终因变量也有系统的使用,替换成了使用者的满意程度。

本文利用成熟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改进后的模型作为ERP系统的实施模型,同时提出了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若干管理思路和方法。

1.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改进

为了解决关键成功因素法的缺陷,研究者引人技术接受模型作为研究的新方案。技术接受模型的支持者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是此技术是否被员工接受的最好度量。如果一项技术的使用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此系统不会被认为成功实施,组织也很难获得预期的绩效。因此,本文提出两个研究假定:

(1)企业在实施ERP系统过程中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2)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由于系统的使用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在上述假定的前提下,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对ERP系统的接受和使用进行研究;同时,根据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改进了该模型,使其更易于被管理者应用。

1.1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由Davis于1986年提出,曾在信息系统研究中广泛使用。目的在于跟踪外部因素对企业内员工对系统的信心、态度和意向的影响;作者认为此模型是对理性行为模型一个改进。根据理性行为理论,一个人的行为是其行为意向的函数。换句话说,人们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意向直接决定系统的使用情况。使用者的态度、组织环境以及使用过程中效果反馈都可能影响使用意向。

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这两个变量都会影响行为意向,而感知的易用性也会影响感知的有用性。Davis将感知的有用性定义为一个人多大程度上确信使用此系统将给他带来工作绩效的提升;感知的易用性定义为一个人多大程度上确信使用此系统不太困难。

1.2技术接受模型的心理学依据——社会学习理论

传统的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出现的概率是强化的函数。当结果为积极的从而增大该行为出现的概率时称之为正强化;反之,则称之为负强化。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则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知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随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根据研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所认知的期望将有两部分组成:结果期望,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预测;效能期望,是指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可能做到的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估。个人自我效能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直接行为的成败经验。

1.3改进的技术接受模型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必要的改进和简化;通过简单对比,可以得出:技术接受模型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其本质是社会学习理论的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来说,感知的有用性,是一个人多大程度上确信使用此系统可以给他带来工作绩效的提升,为结果期待的一种表现属性;感知的易用性定义为一个人多大程度上确信可以顺利便用这个系统,为效能期待的一种表现属性。利用社会学习理论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改进后的模型。个体的行为将主要受效能期待和结果期待的影响,而初始模型中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则分别成为效能期待和结果期待的两个外部表现形式。

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ERP系统实施原型方案

根据改进后的技术接受模型,企业管理人员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就是增大员工的效能期待和结果期待。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效能期待)要受到直接行为经验、替代行为经验、语言劝说和情绪唤起四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直接行为经验——也就是员工个人的行为结果——影响最大。

具体地说,在实施前阶段,企业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员工了解和熟悉ERP系统是主要任务。由于中国企业信息化程度有限,多数员工对使用计算机持消极态度。让员工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真正了解ERP系统,从而树立起使用该系统的信心,符合社会学习理论中效能期待的理论依据。管理者需要对系统有足够的了解,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后,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包括对部分员工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ERP系统的需求。

在企业开始实施ERP系统后,给予员工足够的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直接行为经验对行为的影响最大。也就是说,员工自主使用ERP系统的经验对其后续使用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在系统实施初期,员工可能遇到各种困难,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是推动ERP系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从人际关系年度来说,员工之间的交流比员工与技术人员交流更频繁,效果也更好。因此每个小组至少需要培养一个技术骨干带动整个集体,促进彼此交流与合作。结果期待概念是指人们对指某一行为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测。在ERP系统中结果期待可定义为员工对使用ERP系统会给自己带来益处的评估。因此在系统实施中,需要调整必要的岗位让员工认可FRP系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而不是相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指望员工以“任劳任怨,为企业奉献一生,不求回报”的精神来实施ERP系统必然遭到失败。对个别落后的员工,管理着需要积极的激励以跟上团队的步伐。

在系统实施后一段时间,需要将新实施的流程和文化予以固化,按照卢瑟的组织变革理论就是对组织解冻后的再冻结。此时,员工对ERP系统的了解和运用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员工的行为与系统的需求基本达到一致。系统实施后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对员工的积极影响也逐步显现并得到认同,比如系统的实施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也给员工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收益。部门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合作,实现系统集成。

3 结束语

在“企业实施ERP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和“企业实施ERP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系统使用没有达到预期水平”这两个前提下,本文利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了技术接受模型的心理学依据,并提出了改进后的ERP系统实施技术接受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ERP系统实施原型方案。未来研究可对方案做具体的规划,以便于管理者更好的实施和应用。


精益生产与ERP是否水火不容? << 上一篇
2023-05-28 02:05
ERP实施失败的十大障碍
2023-05-28 02:05
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