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花开正当时
【 信息化】 这几年,随着管理软件厂商的壮大和成熟,ERP、CRM、SCM、KM一个个都成了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的香饽饽,也很快发展为管理软件的市场主流。BPM也不例外,更是异军突起,引人注目。
异军突起
企业绩效管理(BPM)就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各子系统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
企业对战略执行和企业绩效管理的需求由来已久,但BPM市场的真正发育还是近几年的事。BPM最早是从BI(商业智能)软件发展而来,IDC在2002年1月的研究报告称BPM是BI的扩展,并预测从2000年到2005年,BPM将保持24%的复合年增长率。
尽管如此,据Gartner预测,到2002年底,在美国也只有不到10%的企业实施了企业绩效管理。
但是来自市场的强大需求使BPM对企业的吸引力迅速超过ERP和传统的BI。根据META集团在2003年10月份对美国企业的调查,尽管很多企业并不完全了解BPM及相关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仍然有85%的企业表示将在未来18个月展开BPM实施。META集团同时调查了BPM异军突起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内在原因是优化决策、提供财务计划和报告的效率、更有效的进行资源分配。
在中国,尽管没有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企业责任法》对BPM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加入WTO以来,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上市公司面临着更加强严格的监管,企业面对的战略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关注战略执行、关注绩效考核的现代企业管理文化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普及。原有的以基础运营管理为主的管理手段难以满足管理层对企业实时控制的需要。
三分天下
在欧美,BPM的蛋糕有三类厂商分:商业智能软件厂商、财务分析软件厂商、ERP软件厂商。
在国内,目前来看,国内管理软件厂商对BPM的介入实际上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模式,沿袭商业智能软件的发展模式,强调BI技术,于2003年10月27日推出***FIW财务智能仓;第二种方式是***模式,2003年展开与Hyperion合作,从财务分析应用的角度切入BPM,于2003年8月26日发布企业绩效分析管理,与第二类分析软件厂商相似;第三种方式是***模式,携多年全球合作伙伴Hyperion、Brio,从战略企业管理的角度开发,于2003年11月18日全新推出国内第一套以BPM为核心的战略企业管理工具——***k/3 v10,与传统ERP厂商Peoplesoft、***等发展BPM的方式相似。
战略落地
***将BPM的主要价值功效比喻为 “让战略从纸上落地”。不少企业绩效管理专家谈到了其中的秘诀。企业绩效管理通过将战略转化为可执行的语言,并将战略分解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落实相应的行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并协助企业恰当地优化战略。在具体实现上有六个环节,分别为设定目标、建模预测、计划预算、监控、分析评估、报告,六个环节环环相扣。 BPM将过去深藏在ERP等各种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挖掘出来,并以透明的方式实时反馈到各个决策和管理环节,从而使企业的战略执行得到有效的控制。
各显神通
尽管BPM在国内才刚刚引入,在欧美却已经形成一个包括专业组织、咨询服务商、软件厂商的完整的生态链。了解BPM在欧美的业态,有利于把握BPM在国内的走势,抓住BPM在国内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不少分析都表明了,尽管2003年BPM的市场增长速度有限,但管理软件厂商在这一年纷纷厉兵秣马。看中的应该就是BPM市场还处在诸侯混战的阶段。Gartners通过幻方图分析出,在BPM领域并没有远远领先的领导厂商,这为各路软件厂商觊觎BPM打开了想象的空间。未来,BPM定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在BPM的发展中,咨询服务商的机会丝毫不比软件厂商少。在美国,BPM的咨询、代理商比比皆是,不少咨询商专职从事BPM的咨询和实施。因此,可以预料的是,随着管理软件纷纷拥抱BPM,咨询服务商也将开拓出一片新的天空。
我们注意到,越多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战略管理,但是中国企业在企业战略管理方面无疑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使命和愿景(Vision)没有清楚的定义,常常“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有些企业有了使命,可是在设计目标的时候,或者好高骛远,想很快走出中国、领先世,或者啃着大饼不放,过于保守;企业战略执行不力。有一些企业制定的目标还算切实,但战略执行不力。以为战略一旦制定以后,管理者就可以高枕无忧,让它自行引导,这样很难达到目标的要求。
因此,这就需要将企业战略转化成一整套可执行的绩效衡量标准与体系,来引导和激励员工努力的方向。从这一点来看,BPM的诞生可谓生正逢时,大有作为。它的出现和存在将会有效促进中国企业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水平提高。